目前分類:不孕症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孕眾多因素中有一定的比例是屬於所謂男性因素(male factor)的範圍。基本的精液分析可以看出精蟲的數量,活動力,型態等等參數以為不孕科醫師參考。有時,會遇到檢查結果發現:在精液分析檢查完全看不到精蟲,也就是所謂的“無精蟲症”。如果進一步說明的話,無精蟲症(Azoospermia)概分兩類:阻塞型(obstructive azoospermia-OA)以及非阻塞型(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OA簡單說是男性生殖道的阻塞,要診斷需經過仔細的病史詢問,身體檢查,抽血檢查以及基因(先天性阻塞型無精症可能有CFTR基因異常,常合併CUAVD 或 CBAVD 即先天無輸精管症)與影像檢查等。輸精管或是附睪有阻塞的問題,如果考量各方因素且可行的話則可以顯微重建手術(microsurgical reconstruction)去接通。但如果是不適合手術的OA則可以考慮睪丸手術取精(Needle-TESE)合併女性部分安排人工生殖技術輔助,可以達成不錯的懷孕率。畢竟阻塞型無精症是有正常精蟲生成的。倘若患者是屬於NOA即”非阻塞型無精症”(包括原發性及續發性的睪丸功能衰竭)其與OA(阻塞型)無論在臨床表徵(包括睪丸外觀大小等)抽血荷爾蒙數值(FSH等)以及基因方面的檢測(YCMD,或是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或是大家常聽到Klinefelter syndrome, AZFc microdeletion等等)均有所不同。NOA的患者可以考慮進行顯微取精(micro-TESE)合併女性部分做取卵合併顯微注射(oocyte retrieval + IVF/ICSI)另外有些精索靜脈曲張合併NOA的患者是建議可接受精索靜脈曲張手術的。15972745_312994482429040_960583002826262672_o.jpg
覺得:讀Review蠻好的就是可以得到或是溫習一些background knowledge。畢竟回過頭翻又厚又重的教科書有點辛苦。如果大家有興趣一樣可以找來看看DOI: 10.4161/spmg.28218

文章標籤

chu.iv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也許可以說胚胎著床(embryo implantation)是順利”懷孕”的第一步。精卵結合後胚胎在分裂發育的過程中逐步與子宮內膜於綿密的相互作用中(cross-talk)建立互動而後著床(implantation) 。好的品質的胚胎很重要,同樣地,子宮內膜的環境亦然。臨床上有一類不孕患者被歸類為原因不明反覆著床失敗(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這類患者可能胚胎狀況都還不錯,但是在植入後卻無法順利懷孕。從博士班的研究主軸至畢業發表的論文都與胚胎著床有關,這一個題目一直令我感到很有興趣也希望進一步了解。

近年對於這類RIF的族群,我們會考慮安排子宮鏡合併內膜輕刮術,文獻指出在植入胚胎的前一週期進行此類處置對於子宮內膜造成局部的傷害反應(local injury)會增進次週期的著床率。而為什麼這樣可以增進著床率也有許多相關的研究:有文章說這個處置會增進局部發炎反應,使得一些發炎相關細胞激素,生長因子等在局部區域增加,而這些物質會促進內膜蛻膜化以及使得子宮內膜環境更適合胚胎著床。另外也有文獻指出子宮鏡合併內膜輕刮術可以改變局部環境的基因表現:例如使得MUC1,PLA2,APOD等與內膜蛻膜化和利於胚胎著床相關的基因表現量上升。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文獻指出這會改變局部的免疫狀態使得胚胎更容易著床。

文章標籤

chu.iv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臨床症狀的甲狀腺功能低下-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潛在可能對於準備懷孕或已懷孕有不良影響。已有一些文獻指出若是這些無臨床症狀的甲狀腺功能低下(SCH)若沒有適當處置可能與不孕,流產以及產科相關合併症有關。不過關於SCH的定義以及何時決定該介入治療(特別是針對準備懷孕的婦女)則無一定標準。於是產生這篇2015ASRM committee的guideline。

讀過又忘了,忘了再讀一讀,現在決定把他的總結與建議寫點筆記(雖然寫完可能還是忘記@@):

chu.iv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